韩国为什么被称为棒子国?其实棒子和韩国的历史颇
百度 这是我们第一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。

昨天上午,在高温和烈日的双重考验下,市政工人在铺设沥青路面。 刘伟 摄
温州网讯 中午11点,7月的太阳正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,路面温度直线攀升,已超45℃。“跟我们脚下的路相比,这点热真不算什么。”昨天上午,在市区吾悦广场前的括苍西路,全身上下包个严实的陈俊豪冲着我们摆摆手,示意记者赶紧到人行道上来,因为脚下“新出炉”的柏油沥青路,站久了鞋底会熔化脱胶。
陈俊豪的话,一点都没有夸大。当摊铺机将加热好的沥青浇筑在路面时,马路就像一块滚烫的铁板,温度高达145℃至170℃。“沥青铺上去后,需要2个耙工、3至5个撬工在旁协助施工,滚烫的柏油滋滋冒着热气,跟蒸桑拿没两样。”陈俊豪是市公用集团所属建设集团市政开发公司道路施工分公司的“小队长”,他与另12个工人组成的施工班组,是烈日下的城市“补路人”。
趁着施工的间隙,施工队里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韩,手里端着一碗乌梅汤,躲在行道树下,大口大口灌下。接着,他抹了把脸上滴答往下淌的汗水,抬手招呼正推着人工平板夯,在路边角落夯实路面的老陈赶紧过来喝一口。他说:“我们每天会烧两桶冰饮,一桶乌梅汤解渴,一桶绿豆汤解暑。”
这时,放下铁耙的邓立超也凑了过来。因为热,他直接把湿毛巾盖在头顶,然后再戴上竹斗笠。他指着脚下的劳保鞋说“鞋是扎实,就是170℃的地面实在厉害,浇筑过程中,很多细节需要人工填补,俩月下来鞋底就得换,不然踩上去真有‘铁板烧’的意思。”
在他们的口中,修路工的“苦”都是要硬吃的。无论是驾驶摊铺机、胶轮压路机,还是操作人工平板夯,或者是大太阳底下当耙工或撬工,每天都是汗如雨下。他们说:“我们这活,冬天不好干,雨天不能干,所以每年7月到9月,最热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。”
“小队长”陈俊豪告诉记者,由于施工技术的要求,沥青在摊铺时的温度对道路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,沥青的温度在145℃—170°之间施工效果最好。因此天越热,沥青浇筑后的保温越好。下雨天施工雨水会损害沥青路面,如果晚上施工则视线易受阻,且夜间施工噪声大,会影响周边居民休息。
夏天的环境对于工人来说最恶劣,但是对于道路品质来说却是最佳时期,所以抢工期就成了道路维修施工的头等大事,因此这段时间,陈俊豪和队友们没有规定的上班时间,也没有准确的下班时间,更没有固定的休息天与节假日。他说:“我们的工期已经排到了国庆以后,7月到9月除了下雨和台风,我们几乎都在赶工期。”有时候浇筑沥青,为了保障道路能正常通行,往往没法全封闭施工。他们得从天亮就开始忙活,一直干到天黑,中间只在中午歇会儿,轮番上阵不停工,就是为了让道路始终保持畅通。
陈俊豪说,修路跟其他户外工作不一样,天越热,沥青浇筑的效果越好,再加上早点把路修好能缓解交通压力,因此每天出工时,大家都挥洒汗水加油干。说这话时,这群晒得黝黑,却依然充满干劲的“补路人”毫无怨言,只是朴实无华地讲道:“我们修路就是为了大家出行,不能最后把大家搞得出不了门。下雨天落下的活,我们要抢工回来,早一分钟把路修好,城市交通就能早一点畅通。”
来源:温州日报
原标题:170℃高温下浇筑沥青,不到2分钟,汗水已湿透全身 比天气更热的,是脚下的柏油路
记者 夏婕妤
通讯员 张天杨 金秀连
本文转自:温州新闻网 66wz.com
相关新闻
为你推荐
-
市领导调研创新温州建设工作
要闻07-16
-
园博园首个省市城市展园区,苏州园率先开工
社会07-16
-
00后外省女大学生网上感谢温州民警,成10万+“爆款”
社会07-16
-
萤火虫在白鹿洲公园翩翩起舞 点亮褪色的童年
社会07-16
-
温州221座爱心驿站向一线环卫工人及户外劳动者开放
社会07-16
-
温州早稻订单收购全面开秤!首日403吨新稻颗粒归仓
社会07-16
-
乐清黄杨木雕亮相大阪世博会
科教文体07-16
-
“微改造”焕活老城烟火气 鹿城双井坊更新蝶变成省级样本
社会07-16
-
“外卖大战”升级 消费者喜迎“薅羊毛盛宴”
社会07-16
-
瓯海发出全市首张个体户“一照多址”营业执照
社会07-16